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an isolated tornadic supercell thunderstorm that took place on the plain of Friuli Venezia Giulia (Italy) causing several damage. The analysis is performed using different kind of data, looking in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for possible signatures that could be helpful in the forecasting and nowcasting procedur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rather than a single cause for the tornadic storm developmen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of several effects. In particular,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seems to be produced by the interplay between synoptic and mesoscale environments with a fundamental role played by orography. Radar data, in particular Doppler measurement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re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ents but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they could give littl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forecasting and nowcasting procedures. The most robust signals of an environment prone to the onset of severe deep moist convection come from the thermal gradients at the ground and by the vertical profile analysis. The reason why the event took place in that specific place and not in others is still unknown.  相似文献   
92.
Results of a combined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C-band polarimetric Doppler radar and a 3D VHF interferometric lightning mapping system, as obtained during the European Lightning Nitrogen Oxides project (EULINOX) field campaign, are presented. For 21 July 1998, the lightning data from a supercell thunderstorm weakly indicate a tendency for a bi-level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lightning VHF emissions around the −15°C and −30°C temperature levels. Also, in some parts of the clouds, evidence is found for the presence of a lower positive charge center near the freezing level. However, where strong vertical motions prevail, VHF emissions are not organized in horizontal layers but in oblique or vertical regions. Correlation of VHF signals with radar quantities shows that in the growing storm, peak VHF activity is low and related to reflectivity factors around 30 dBZ, while after the mature stage, the peak VHF activity is about three times larger. The highest density of VHF signals is now found near reflectivity factors of 45 dBZ. A polarimetric hydrometeor classification indicates that during storm development, most lightning activity occurs where graupel and, secondarily, snow and small dry hail are present. In the decaying phase of the supercell hailstorm, however, most lightning VHF emissions stem from the region with hail and heavy rain. Furthermore, while the VHF signal frequency per cubic kilometer in the graupel and rain regions remains nearly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supercell life cycle, the signal frequency in the hail region rises during storm decay.  相似文献   
93.
2003年7月8日安徽系列龙卷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3年7月8日夜间发生在安徽庐江和无为县的龙卷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7月8日夜间至9日凌晨,与一条自西向东移动的、被包裹在大片层状雨区中的带状对流(飑线)相联系,先后有4个径向速度场上明显的小尺度涡旋特征出现在飑线的前沿。其中一个小尺度涡旋特征持续了大约2小时30分,先后在庐江和无为县产生了龙卷。特别是在无为产生的龙卷,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级别为F2~F3,属于较强龙卷。分析表明,此次龙卷为非超级单体龙卷,在反射率因子图上几乎没有任何特征,而在径向速度图上呈现为明显的小尺度涡旋特征,说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对龙卷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94.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海南省区域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海口多普勒雷达、风云2G高分辨可见光云图和欧洲中心预报场等资料,对2019年2月18日发生在海口三江镇的一次EF1级龙卷天气进行分析,并对欧洲中心18日08时预报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较弱、500 hPa槽前、低层切变线南侧、高低空辐合辐散为此次龙卷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天气背景;良好的不稳定条件、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与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为龙卷的发生提供较高的环境条件;2)对流带发展前期呈辐合速度带,东移加强中变粗变短,逐渐发展为气旋式旋转的辐合速度对,最后发展为微型超级单体,强盛高度仅3 km,回波顶高5 km;风廓线产品在近地面风速增强、风向转向,0—1 km垂直风切变加大,对龙卷的预警有一定作用;3)南支槽前西风汇入海风,与近地面背景风相对,补充加强边界层切变线上的次级环流,伴随增强的边界层垂直风切变造成水平涡度管对垂直涡度的正输送,直至在海南岛北部形成具有若干中β尺度涡旋的边界层切变线,是龙卷的主要发展机制;4)欧洲中心(ECMWF)较准确把握了此次过程的环流形势与发展时间,但预报的对流强势区域偏移对能否预判此次龙卷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95.
利用卫星、雷达资料分析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莹  吴迎旭  张礼宝 《气象》2013,39(6):728-737
利用FY-2E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对2010年5月15日发生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龙卷天气进行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分析环流特征和中尺度特征,讨论了产生龙卷的雷暴云团的形成环境和触发条件,利用天气雷达资料详细阐述了雷暴云团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产生龙卷天气处的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这次龙卷天气发生在高空槽和地面冷锋前,由多个小尺度对流发展成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所引发的.大的湿度梯度、干侵入、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环境场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地面冷锋提供了触发机制,雷暴云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消与合并,在两个云团的交界处产生龙卷.雷达回波上环境大风、入流、下沉气流、中气旋、钩状回波,有界弱回波区等特征回波明显;风暴成熟时,钩状回波、有界弱回波区达到最大,高、中、低三层大风区清晰,下沉气流和入流开始相交并产生出流边界,龙卷就发生在该回波附近.  相似文献   
96.
2013年3月20日广东东莞罕见龙卷冰雹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再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及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3月20日发生在东莞的一次罕见龙卷、冰雹等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龙卷过境时的单站气压、温度、风向风速与雷雨大风过境时明显不同,前者具有较典型的龙卷特征。2)华南地区高低空强的风随高度增大的垂直变化、上干下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以及低层高湿、增温为对流天气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冷空气南压和近地面边界层中小尺度辐合系统为其提供了触发机制。3)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强的0-6 km深层垂直风切变以及较强的0-1 km低层垂直风切变为龙卷产生提供了可能性。4)龙卷、冰雹强对流风暴的发展加强与近地面边界层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加强有密切关系。5)同时出现冰雹、大风、龙卷时,最强回波为72 dBz;龙卷出现在超级单体的钩状回波附近,更靠近后侧V形缺口;多时次观测到三体散射(TBSS)回波,与降雹对应;反射率垂直剖面图上可见明显的低层弱回波区、中高层回波悬垂,有界弱回波区(BWER)先于龙卷20多分钟出现。径向速度图上,龙卷出现时超级单体风暴同时具有龙卷涡旋特征(TVS)和中气旋特征。  相似文献   
97.
李峰  李柏  唐晓文  张林  李瑞义 《气象》2020,46(2):245-256
对美国近20年龙卷探测雷达技术和观测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文献表明美国龙卷探测雷达研制目标主要为实现快速扫描、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精度的资料,目的基本达到,雷达体扫时间达到10秒级更新,在雷达近距离范围内分辨率可达到10 m,甚至更低,这些都使得采集龙卷精细化结构和细致连续演变过程成为可能。美国雷达发展采用多种技术体制和扫描策略并进,双极化、相控阵、大气成像等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与应用,效果良好。基于先进雷达,美国进行了大量的龙卷观测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对龙卷的结构和演变规律刻画得越来越精细和准确。许多成果已经转化为概念模型,形成重要的龙卷监测与预报指标、预警信号,并在业务中实施,提高了龙卷预警能力。高频次高精度的龙卷雷达探测资料的数值模式应用也明显缩短了资料同化周期,同时提高了对龙卷等对流尺度系统的模拟能力。参照美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应汲取其技术成果,尽快选定雷达发展技术体制,加快业务雷达技术升级和高性能龙卷探测雷达研制,组织龙卷科学观测试验,采集龙卷精细数据,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中国的龙卷结构和活动规律,为构建龙卷监测预警业务提供基础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8.
2016年6月23日在盐城市阜宁县附近发生特大龙卷风事件,人员财产损失惨重。本文利用天气图和多普勒雷达图等气象资料,对此次龙卷风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再根据受灾相对较严重的5个地区断头树情况的调查资料,以“大风中风速达到约42 m/s时,大风经过的树林中折断树的百分比急剧升高到50%”为依据,来估计风速达到42 m/s的龙卷风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大气不稳定层结,冷、暖湿空气交汇,风的垂直风切变是此次龙卷风的重要诱发因子;此次龙卷风风速达到42 m/s的影响范围的长度至少达到20 km,最大宽度至少达到952 m。  相似文献   
99.
陈正洪  刘来林  袁业畅 《气象》2010,36(1):79-84
湖北通山大畈核电站是我国政府批准兴建的第一个内陆地区核电站,为了保障核电站的绝对安全性,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对飑线出现的一些基本气候特征和设计参数进行科学评估尤其重要。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条途径,收集了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80 km×8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飑线资料,并据此对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与龙卷风对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飑线发生频次的年代、季(月)、一日内差异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对流强盛的时期(段),这些特征与龙卷风基本一致;飑线平均持续时间为95 min,远比龙卷风的17 min长。(2)飑线局地性很强,其中站址东北部和南部50 km以外的地区最多,而站址中心区的通山及邻近的崇阳没有出现,这种特征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系统移动路径有关。(3)飑线的移动方向以自西向东为主,即主要集中在NNW—SSW等7个方位,尤其是WNW、W、WSW等3个方位最多。(4)除风灾外,飑线出现时常伴有强烈的雷电、暴雨和冰雹天气,使灾害加重。(5)与龙卷风相比,飑线风力略小,所以设计风速取12级应当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Analysis of radiation data from Suffield, Alberta and Swift Current, Saskatchewan reveals discrepancies that are strongly linked to changes in the actual and assigned calibration factors of the pyranometers used at thos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